新聞中心
News
改變供水模式后,這家醫院年運營成本節省了100多萬!
時間:2020-11-17 17:59:38

近年來,醫用中央分質供水系統正逐漸被醫院所接受。與傳統供水模式相比,醫用分質供水模式具有哪些優勢?醫院引用該系統后,能否高效運轉?水、電、氣、人力成本是否有所降低?
文|胡先平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監察審計處副處長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簡稱安醫大一附院)監察審計處副處長胡先平以該院高新分院為例,結合實際情況分享與中央分質供水系統的結緣、相識、相知的過程,并總結了使用心得和建議。通過本次案例分享,旨在為甲方提供更多供水模式及運營方式的信息,為甲方采購供水系統提供實例參考。

安醫大一附院高新分院給水系統設計概況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前身為上海東南醫學院附屬東南醫院,創辦于1926年。1949年內遷至安徽懷遠縣,1952年遷至合肥市。1993年成為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醫院。目前,醫院開放床位2825張,設臨床科室41個;醫技科室19個,臨床教研室26個。年門診量約305萬人次,年住院病人約13.2萬人次,年手術約4.9萬臺次。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分院(以下簡稱“高新分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產業規劃區,一期建筑面積30.7萬m2,設計床位2000張,2017年8月試運行。

高新分院以市政自來水作為水源,市政常水壓按0.35MPa 考慮。地下室水箱間設有兩個105m3生活用水箱,兩棟主樓屋頂各設有1個35.3m3生活用冷水箱,均采用不銹鋼材制。整個供水除采用分棟計量外,還設置了分科室計量水表,住院部每個病房設置了IC卡水表計量。

醫院共5個供水分區。3層及以下為1區,由市政管網壓力直接供水;4至6層為2區,7至12層為3區,13至18層為4區,19至24層為5區,均由地下室的生活水泵升水至屋頂水箱后再下行供水,2棟主樓單獨設置提升泵,各處均保證水壓10米。

2016年之前安醫大一附院本部的供水系統特點

單客機純水機、超純水機、反滲透純水機總數量有近20臺,品牌繁多。

各科室缺少專業維護人員和專門監管人員,使用純水機帶有隨意性、盲目性,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水、電資源浪費。

每個科室需要安排放置設備的專用醫用空間。

醫院給水系統無分質供水和直飲水系統的區分。

基于上述情況,醫院管理方決定在高新分院的建設中對供水模式做出改進。面對市場眾多供水系統,院方考慮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量:覆蓋面積、節約能源、水質安全、節約空間、設備噪音、性價比、售后維保。

2015年11月,安醫大一附院相關代表于武漢協和醫院考察時接觸到中央分質供水系統,在聽取了該系統供應商科爾頓(中國)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的講解后,項目團隊認識到這種供水方式不僅滿足國家《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CSUS/GBC 2-2011中相關要求,也充分滿足新建醫院追求的目標——綠色、節能、高效。緊接著醫院進行項目立案,最后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引入中央分質供水系統工程。

高新分院使用分質供水系統的概況

供應商:科爾頓(中國)有限公司

設計概況

根據對醫院用水量統計并考慮純水水溫及膜合理衰減的影響,設計RO純水20T/H(水溫25℃),濃水再利用裝置10T/H(水溫25℃),反滲透供水設備采用一用一備模式。

供水系統采用變頻恒壓供水,清洗用水13900L/H、沖洗用水10000L/H、直飲水3000L/H,考慮RO膜衰退及各種因素的影響,預留2100L/H出水量。






系統構成

純水機房置于門急診病房綜合樓地下一層,循環管路分三路,一路供供應中心、內窺鏡中心,各清洗點和檢驗科設備清洗用水,一路供手術中心使用,一路供給純凈水飲用。門診公共區域設置15個飲用純凈水點。






分質供水系統在高新分院的應用


主要使用純水科室分布情況


 




本項目中央分質供水系統的特點

運行成本可計算:系統可以精確的記錄科室每天的取水量,每套濾芯所產出的水量,方便醫院對用水管控提供重要數據。系統數據系統可存儲5年,水質水量管理具備可追塑性。

雙核處理系統:雙處理主機一體式系統可不間斷供水供水,醫院不擔心故障檢修。系統配有高/低峰供水啟動選擇模式,方便不同情況下合理選擇運行模式,降低消耗成本。

廢水可再利用:因凈化水量較大,從而廢水排放量也大,所以本系統充分考慮了廢水再利用工藝。通過廢水回收裝置將純水系統所產生的廢水集中回收處理后,用于醫院刷手用水、沖洗用水、清潔用水、園林景觀用水等。

控制系統安全可靠:主機全自動運行,實現無人值守,大屏幕觸摸屏操作控制系統,具備無線遠程監控系統。

中央分質供水系統VS傳統單機供水模式

由于高新分院剛投入試運行階段,取得的運行數據還不全面,所以僅就現行實施情況提出一些觀點,供醫院同行參考。與傳統供水模式相比,中央分質供水系統具有的優勢如下:

用房節省:機房可設置在地下室或樓頂,無需每個科室設計一個凈水機房及相應配套設施。

噪音降低:集中純水機房設計為大樓的地下室,用水點及科室無動力設備,無噪音。

一用一備:設備采用一用一備制度,一旦出現故障,可以隨時開啟備用設備,不會影響醫院的正常運行。

檔次提高:科學美觀的機房布置、帶網絡可視化管理平臺,體現現代化醫院的品質。

節約成本:年省綜合運行成本約100萬?200萬(以1500床醫院為例,節約能耗明細)。






甲方的使用心得與建議

在本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由于中央純水系統引入的時間較晚,加之對未來醫院中央供水發展認識的不足造成一些遺憾之處,例如醫用酸化水沒有得到有效應用,血液凈化中心沒有采用集中純水系統,住院病房沒有采用直飲水系統。

希望供應商企業在后續其他醫院項目中進行更全面的前期策劃,讓中央分質供水體系的覆蓋范圍更廣,醫護人員的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中央分質供水系統為醫院水質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醫院是否引用該系統,需要經過嚴格的論證和方案比較,充分考慮規劃年限內醫院經營和發展對水質的要求,避免前期盲目投入,運營缺乏數據支撐的現象產生。希望讀者從本案例中,全面了解該系統的特點及適用范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使用。


相關閱讀


《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CSUS/GBC 2-2011有關水電能耗條例:


6.0.7 如果醫院不能直接使用市政給水時,自備給水水源地的選擇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經處理后應符合國家飲用水水源標準。


6.0.8 醫院的牙科、透析、內窺鏡及其他部門需要用于治療的醫用水系統應符合工藝要求,滿足國家和有關部門標準或相關規定,本條款不包含專用醫療設備自制或自備水。


6.0.16 采用節水器具,以節約水資源。采用水質分級供水,保證各類用水水源水質。


6.0.19 所采用的節能和節水等技術,實施前均已經過壽命周期技術分析評價,判斷為合理使用。


8.0.4 對飲用水、醫療用水、污水排放、醫療廢棄排放、室內環境質量進行監測,保證達到國家和行業的標準。


8.0.8 在運行過程中要采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節約用水,減少環境污染和固體垃圾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