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酸化水有哪些影響因素呢?
時間:2021-07-17 09:47:13

1 水解酸化的影響因素

a) 基質的種類和顆粒粒徑

基質不同,其水解難易亦不同。基質的種類對水解酸化過程的速率有重要影響。如脂肪、蛋白質、多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條件下,水解速率逐漸增大;對同類型有機物來說,分子量大的要比分子量小的更難水解;從分子結構來說,水解難易程度為直鏈結構>支鏈結構>環狀結構,且單環化合物易于雜環化合物。污染物的顆粒的大小對水解速率的影響也很大。顆粒粒徑越大,單位重量的比表面積就小,越難于水解。因此,對于顆粒大有機污染物濃度較高的廢水或污泥,先破碎后再進入水解池,加速水解(酸化)速率。

b) 容積負荷

容積負荷是水解過程的重要工藝參數之一,它反映了進水濃度與停留時間對厭氧過程的綜合影響。對于水解反應器,容積負荷設計取值較低,提高水力停留時間,使污染物質與水解微生物接觸時間加長,溶解出COD濃度變高,水解也越完全。對于對于城市污水,水解反應可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容積負荷可取相對較高值;而對于工業廢水比例較大的的污水,容積負荷需根據廢水性質進行設計。

c) 配水系統

水解池良好運行的重要條件之一是保障污泥和廢水之間的充分接觸,因此系統底部的布水系統應該盡可能地均勻。水解反應器的配水系統是一個關鍵的設計系統,為了使反應器底部進水均勻,有必要采用將進水均勻分配到多個進水點的分配裝置。

d) 上升流速

為確保水解反應器中泥水的充分接觸及出水水質,水解池的上升流速應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當上升流速偏低時,大量的較密實的活性污泥沉積在水解池的底部,在污水上升的過程中,泥水不能充分接觸反應,從而導致了去除效果較差。當上升流速偏高時,會造成水解池的活性污泥大量流失。出水帶泥,一方面對后續好氧生化處理的微生物造成毒性,另一方面無法保證水解池的去除效果。

1.2 水解酸化工藝優點

水解酸化階段主要利用的是發酵細菌,這類細菌的種類繁多,代謝能力強,繁殖速度快,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強等特點。

水解酸化工藝與好氧工藝聯用與單獨的好氧工藝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水解酸化工藝運行費用低,且其對廢水中有機物的去除亦可節省好氧段的需氧量,從而節省整體工藝的運行費用;

2、水解酸化工藝使污水中的有機物不但在數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且在理化性質上發生了更大變化,使污水更適宜后繼的好氧處理,提高好氧處理的效能;

3、水解酸化工藝的產泥量遠低于好氧工藝,并已高度礦化,易于處理;

4、水解酸化工藝可對進水負荷的變化起到緩沖作用,從而為好氧處理創造較為穩定的進水條件;

采用水解池較之全過程的厭氧池(消化池)具有以下的優點:

1、水解、產酸階段的產物主要為小分子有機物,可生物降解性一般較好。故水解池可以改變原污水的可生化性,從而減少反應的時間和處理的能耗。

2、對固體有機物的降解可減少污泥量,其功能與消化池一樣。工藝僅產生很少的難厭氧降解的生物活性污泥,故實現污水、污泥一次性處理,不需要經常加熱的中溫消化池。

3、不需要密閉的池,不需要攪拌器,不需要水、氣、固三相分離器,降低了造價和便于維護。由于這些特點,可以設計出適應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所需的構筑物。

4、反應控制在第二階段完成之前,出水無厭氧發酵的不良氣味,改善處理廠的環境。5、第一、第二階段反應迅速,故水解池體積小,與初次沉淀池相當,節省基建投資。